
椰糖珍珠奶酪布丁食譜
椰糖珍珠布丁奶酪 #食譜 因為愛珍珠奶茶,讓我從中得了靈感,前幾天做了 #椰糖珍珠布丁奶酪, 滋味香甜,不膩口,搭配QQ的珍珠,風味絕佳,女兒超愛! 這款椰糖珍珠奶酪,它代表了我的生長經歷,我出生在南洋印尼,當地人最愛椰糖,不論做甜點、飲品,或煮咖哩、涼拌沙拉 習慣用椰糖。 椰糖是廣大南洋人的甜味來源…

椰糖珍珠布丁奶酪 #食譜 因為愛珍珠奶茶,讓我從中得了靈感,前幾天做了 #椰糖珍珠布丁奶酪, 滋味香甜,不膩口,搭配QQ的珍珠,風味絕佳,女兒超愛! 這款椰糖珍珠奶酪,它代表了我的生長經歷,我出生在南洋印尼,當地人最愛椰糖,不論做甜點、飲品,或煮咖哩、涼拌沙拉 習慣用椰糖。 椰糖是廣大南洋人的甜味來源…

印尼素有「萬島之國」之稱,盛產各樣海鮮,不過我小時候記憶中不曾吃過牡蠣。對牡蠣的印象只停留在家中廚房裡擺放的「蠔油」。 其實印尼有產牡蠣,或許是因為我母親不愛吃,因此從未在家中餐桌出現,而我倒是特別愛! 我第一次吃牡蠣是15歲到台灣後才開始,當時同樣身為印尼華僑的學長姊,特別照顧來自印尼的學弟妹。在板…

烏打烏打 Otak-otak 烏打烏打是印尼小吃,源自蘇門答臘島第二大城巨港(Palembang),口感相似魚板,是巨港魚料理–pempek的變化。印尼文的Otak是指腦,因為烤好的烏打烏打,軟綿白色宛如腦漿而得名。 烏打烏打是我小時候愛吃的印尼小吃,主要材料為魚漿,加上切細末的紅蔥頭、椰漿等調味,再以芭蕉葉包裹,並用木炭烤…

南洋料理味美,但烹煮起來並不輕鬆,事前工作耗工費時。此外,要煮出美味的南洋料理,須懂得駕馭辛香料,否則不僅無法加分,還扣分。 和傳統中式料理,重視食材原味的呈現不同,南洋料理的風味強調各種食材、辛香料融合後產生的味道,因此料理前,總是忙著先配好、搗磨香辛料,方可開始烹煮。 不過,現代人較忙,下班回家…

六、七年前我曾到韓國遊玩,對韓式炸雞印象深刻。 前幾天,我突然想起,也想到台灣人愛吃的糖醋排骨,從中得了靈感,因此煮了這道料理。 這道菜口感如何呢? 女兒和老爺盛讚不已,女兒還邊吃邊詢問我使用哪些食材?如何煮呀? 喔~我想將來長大,女兒應該會懷念媽媽煮的菜吧?! 我跟女兒說,媽媽會留下食譜給妳,將來想念…

只要有參巴醬(Sambal),就讓人垂涎三尺。 最好吃的參巴必須現磨、手搗,在印尼稱作「Sambal Dadak」。Dadak的意思的「突然的、臨時的」,這種手島醬料的美味,任何機器無法取代! 參巴醬盛行在印尼、星馬和汶萊,本地人吃飯總是要有它,否則感覺少一味。除配白飯、椰醬飯、薑黃飯,參巴醬還適合拿來炒飯、炒麵、炒粿條,還…

印尼炒麵 華人移居印尼後,炒麵、炒飯、炒河粉、炒米粉由華人帶到當地,同時還將製作醬油、醬油膏的技術傳到印尼。 印尼甜醬油和台灣醬油膏的口感、色澤不同,印尼甜醬油外觀更像「老抽」。 赫赫有名的「印尼甜醬油」和老抽或台灣人熟悉的醬油膏有差異,主要是印尼甜醬油添加 椰糖,使色澤更深、富有焦糖香氣、充滿變化。 …

前幾天得知朋友回婆家,趕緊請朋友幫我帶芭蕉葉,心中有個計劃,要做芭蕉葉烤魚飯。今天中午終於動手煮,打開芭蕉葉,一陣香氣,誘人食慾。 芭蕉葉烤魚飯,採用各樣香料香草烹調,包括檸檬葉、印尼月桂葉、紅蔥頭、蒜頭、香茅、生薑、白胡椒、朝天椒、九層塔等,以鮭魚油、雞油爆香,加入鮭魚、白飯拌炒調味,最後裹芭蕉葉…

學南洋料理,從磨香料、香草開始! 我初次使用石臼是小學四年級,那年我10歲,當時我依照大人指示磨辛香料的細粗感,不同料理需要磨的辣椒、香料的細膩度有別。 剛開始學,若磨的香料有加上辣椒,一不小心手會紅腫、灼熱,有時會疼好幾個小時,不過10歲的我,並不會因此罷休,仍喜歡每天幫大人磨,因此大人們認為我…

蘿蔔糕是台灣人必備的年節食物,宛如印尼華人過年,家家戶戶必有鳳梨酥,只是每家做的口感略有差異,用料有別。 我吃蘿蔔糕,是來台後的事,在印尼從沒吃過。事實上印尼也有白蘿蔔,印尼文是Lobak Putih,我大阿姨家經常配排骨熬湯,只是我小時候並不愛白蘿蔔,覺得它有股味道,微苦,加上又怕排骨味,很多時候並不願意吃…

有天我想吃印尼烤雞,因此到菜市向平日光顧的雞肉攤買半隻雞。 那天老闆特別推薦我玉米雞。她說,玉米雞比肉雞好吃,口感更Q彈又香,平常很少賣,剛好家裡養了幾隻,今天才能供貨。 我問,玉米雞和肉雞有何不同呢?老闆解釋,玉米雞可以直接吃玉米粒,肉雞則必須將飼料全磨成粉,否則肉雞會消化不良。此外,玉米雞肉微黃,…

虱目魚印尼文是ikan Bandeng,印尼人喜歡煮成酸辣魚湯、咖哩、烤魚,以各樣辛香料調味。我娘家過去認為,虱目魚土味重、多刺,在印尼時,不曾買過,自然我也沒吃過! 但十幾年前,剛從月子中心回娘家時,餐桌上突然出現乾煎虱目魚,當時我還拒吃! 不解,為何母親給我吃虱目魚?當時我娘一直說,這是牛奶虱目魚,無刺無土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