巨港魚皮Pempek,口感像甜不辣,名稱來自閩南語「阿伯」的意思

S 11116561

我們家很愛吃pempek。可說我是吃pempek長大,如今女兒、小外甥也愛吃!

Pempek是印尼巨港(Palembang)美食,口感像甜不辣、魚丸、魚板。其中魚皮Pempek外觀如同日本薩摩炸魚餅,台灣人熟悉的甜不辣,濃濃魚香味,百吃不厭又營養。

在巨港Pempek種類和烹調方式多樣,有煮有煎有炸。其中水煮Pempek特別講究,不但外觀、口感要潔白、乾淨,還須彈牙,不得有魚腥味,因此製作時特選最好的魚肉,凡沾到血,內臟須丟棄。

S 11116556
但一條大魚,丟掉不少魚肉、魚皮,非常可惜,因此巨港人另做成「魚皮pempek」。為免腥味,魚皮pempek 調製時要加紅蔥頭及蒜末,並且採用油炸,而非水煮,口感酥香,美味。做好的Pempek可單吃,但蘸醬,或淋醬、泡醬後,滋味更爽口。

Pempek蘸醬口感酸甜鹹辣鮮,巨港人稱 cuko Palembang,印尼文是cuka Palembang,中文為
「巨港酸甜辣醬」,是從羅望子、椰糖、蒜頭、辣椒、蝦米調製而成。

S 11116565
早年巨港人做Pempek多採用穆西河(Musi River)盛產的「弓背魚」,印尼文為 「ikan putak 」、弓背魚科類的 ikan belida,英文名稱「featherbacks」,以及「線鱧魚」,印尼文為「Ikan Gabus」,上述魚類非常適合做甜不辣、魚丸等。現在以「白北魚」為主,口感、外觀相似土魠魚。

11F8B834 AAB0 43D0 939B 0C010E09BBDB
Pempek的名稱由來則是,來自閩南語發音,指「阿伯」意思。據說,16世紀時,有位華人老伯伯,看到穆西河盛產線鱧魚,當地居民卻不知道如何料理,老伯伯將線鱧魚製成甜不辣,當地人看他每天上街販售,便以「阿伯」為食物名稱,久而久之演變成「Pempek」。

S 11116563

從澎湖般回台北前,我特別多買土魠魚冷凍宅配,想吃pempek時自己動手做。日前利用剩下的魚皮做成魚皮Pempek。

S 11116557

#pempek #熱帶玫瑰椰糖 #甜不辣 #印尼美食 #fishcake #南洋美食 #東南亞小吃 #南洋料理達人劉明芳 #劉明芳 #巨港美食 #makananpalembang #indonesianculinary #spices #椰糖 #foodphotography #食物攝影 #foodie #instafood #homemade #美食 #food #香料香草 #辛香料 #herbal #飲食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