魚漿羹
下雨天大家最喜歡吃什麼呢?我自己愛吃湯湯水水的食物,例如吃清粥小菜、火鍋、魚羹湯等。
為了吃魚羹湯,我昨天一早開始熬煮蝦高湯,另外做油蔥酥、切好芹菜、珠蔥、打魚漿,準備做自小愛吃的巨港魚漿羹(Tekwan)。
早年巨港人做魚漿羹多採用穆西河(Musi River)盛產的「弓背魚」,印尼文為 「ikan putak 」、弓背魚科類的ikan belida,英文名稱「featherbacks」,以及「線鱧魚」,印尼文為「Ikan Gabus」,上述魚類除可做魚漿羹,也適合做甜不辣、魚丸等。現在以「白北魚」為主,口感、外觀相似土魠魚。
說到土魠魚,澎湖土魠魚口感絕對是極品,跟大賣場販售的,無法相提並論。不過土魠魚僅在冬季才有,過了2月市場上難尋,就算買到,口感也不夠肥美,因此冬季時,我經常到市場買回家囤放,以防想吃買不到。
印尼巨港魚漿羹和台灣人熟悉的魚漿羹有何不同呢?最大差異,巨港魚漿羹湯無勾芡,使用泰國蝦殼蝦頭熬湯,並且以切絲的豆薯、木耳煮,品嘗時要放油蔥酥、切細末的蔥、芹菜,淋上少許醬油、白醋、辣椒醬等,通常巨港人會配冬粉吃,印尼文叫做Sohun或Soun。
食譜:#南洋香料風味全書
#南洋料理達人劉明芳 #劉明芳 #魚漿羹 #tekwan #印尼美食 #巨港美食 #南洋小吃 #東南亞料理 #南洋料理 #小吃 #美食 #foodie #辛香料 #spices #food #foodphotography #美食日記 #美食攝影 #makananpalembang #indonesianfood #澎湖 #土魠魚羹 #土魠魚 #chinesefood #食物攝影 #飲食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