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在印尼出生長大的華僑。

印尼位居熱帶,物產豐美,有17,508島嶼、1340餘個民族,719種語言。印尼自古即是繁榮的香料貿易地區,貿易同時帶來佛教、印度教、伊斯蘭教、基督教等外來宗教。政治上歷經葡萄牙及荷蘭殖民統治、日本軍事佔領、獨立運動……。得天獨厚的天然環境、浩繁的民族、興盛的貿易、多元的宗教、迭興的政治為印尼拼湊出一幅繽紛的文化風貌。

在各種文化形態中,飲食往往最能生動呈現文化內涵。印尼料理吸納華人、馬來人、印度人、葡萄牙人、荷蘭人的飲食精髓,進而調合出菜色明豔、味道濃郁、口感豐富的南洋風味。凡嚐過的人,無不再三回味。

我的印尼料理啟蒙是這樣開始的。印尼是生物的天堂,舉目皆天然資源,隨便找塊地,撒下種子,幾乎不用太照料,作物就長得很好。小時候,我常幫忙大人在家裡的空地種薑黃、蕃茄、青菜、辣椒、蔥等。這些作物長成後,不僅是大人下廚的食材,也是我們女生玩家家酒的道具。

當我來到小學四年級,玩家家酒已經不能滿足我的好奇。我開始當大人的幫廚,從削椰果做椰奶、搗辣椒做參巴醬、撿仙草乾熬仙草凍……,這些雜活逐漸累積我對料理的興趣,以及對食材的認識。

15歲國中畢業,我們舉家搬到台灣。那時我在板橋「華僑中學」讀僑生班,我媽媽因為工作關係,沒辦法幫我們煮晚餐。幸好,我小時候在印尼學會的烹飪技能恰可派上用場,那陣子由我包辦弟妹的晚餐。

我的廚藝如何?問我的弟妹可能不準,因為他們若說了我不中聽的話,可能就要流落街頭找飯吃。所以,問我的僑生班同學最準了。有很多來自印尼的同學吃過我煮的南洋菜後,都感動的說他們想起遠在印尼「媽媽的味道」。

坦白說,讓這些離開僑居地的僑生班同學感動的不全是我的廚藝,而是他們從我做的南洋料理獲得慰藉。這時南洋料理就不僅是食物,而成了人們的精神家鄉──那裡有我們共同尋找的美好事物。

現實中的家鄉有國界,但精神家鄉沒有國界。如同中華料理,它早已跨越區域、昇離種族,成為人類共享的美好事物。中華料理如此,南洋料理亦同。

台灣身為亞洲一員,近年因通婚、經商,與南洋國家交流日益頻繁,國人已愈加瞭解南洋飲食文化,愈加喜愛南洋料理。

相關著作:

《南洋香料風味全書 酸辣甜經典重現,道地東南亞料理熱情上桌》

《道地南洋風,家常料理開飯!椰糖+辛香料,50道印尼家傳祕方,增色、添香、調味,酸辣甜一吃上癮!》

《菊島廚房食記 從香料群島漂流到漁人之島》

《探索精彩印尼 從美食啟程》

《在家享受五星級巴里島SPA》